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党委正式发文,下达原学院总支部转换为:中国共产党线上赌博app委员会,学院党委构成人员是:
分党委书记 王卓凯 研究员
分党委副书记 陈嘉婕 副研究员
分党委组织委员:肖艳 副教授
分党委宣传委员:郭必恒 副教授
分党委纪委委员:张燕 副教授
分党委第一教工支部书记:张智华 教授
分党委第二教工支部书记:李洪智 副教授
分党委第三教工支部书记:吕兵 工程师
分党委第三教工支部书记:吕兵 工程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更好更快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一、学院的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早期实践者。它的前身是1915年设立的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手工图画科和高级音乐讲习班,1933年升级为北平师范大学实用艺术系,1952年重新调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1987年恢复建立艺术教育系,1992年整合为艺术系,2002年扩建为艺术与传媒学院。
在九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线上赌博app名师云集,英才辈出。一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如萧友梅、李抱尘、贺绿汀、洪深、老志诚、焦菊隐、卫天霖、吴冠中、张肖虎、蒋风之、启功等曾在此任教或学习。
学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综合性和研究型学科平台,形成了多学科艺术与传媒教育体系,学院设有国家首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中国大学中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是国家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招生培养试点单位,也是覆盖全部8个艺术门类、拥有最多博士点(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艺术学)和硕士点(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的艺术学科。在2004年教育部进行的迄今唯一一次全国艺术学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4名。电影学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学院也是教育部新近批准设立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个性化、体验性和实践性教学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学院设有六个系:影视传媒系、音乐系、美术与设计系、舞蹈系、书法系、艺术学系。下设5个本科专业:影视学专业(含影视与传媒方向、数字媒体方向)、音乐学专业、美术学专业(含美术方向、书法方向)、艺术设计专业和舞蹈学专业。艺术学系主要培养研究生。学院设有数字媒体研究所、科学与艺术研究所、艺术教育研究所、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影视创作与制作中心、启功书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建院五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448名本科毕业生,306名硕士毕业生与74名博士毕业生。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581人,硕士生275人,博士生65人,共计921人。
学院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已成功连续举办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唯一的大学生电影节,参与高校近百所、大学生人数累计达300万人次,高举“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旗帜,得到广大大学生和电影人的高度评价,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艺术教育及校园文化的知名品牌和华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北京大学生音乐节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学院拥有一流的教育环境和教学科研条件,整合成立了艺术与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拥有独立的1万余平米艺术教育大楼,近3000平米专业实验室,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77台,设备总价值1139万元。
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素质突出、学术声望良好、学科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66名,其中教授19名,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北师大京师学者特聘教授1名。一些学者担任社会重要学术职务,如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等。教师队伍科研成果丰硕,2001年至今公开发表论文106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98部、译著2部。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艺术学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项。
二、在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一步讨论和明确学院的基本定位和发展目标
贯彻科学发展观,重在联系实际,解决制约发展问题。为此,必须对当前的学院的发展实际有清醒地认识,必须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基本定位和发展目标。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艺术与传媒学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综合性和研究型学科平台,形成了多学科艺术与传媒教育体系,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影响力日渐扩大,发展的势头良好。学院除了承担本院教学、科研任务外,还承担着全校绝大部分艺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对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对将北京师范大学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有着重大意义。
根据以上定位,经过院领导班子的反复研究和广大师生的广泛讨论,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总体发展思路确定为:顺应21世纪艺术教育专业化与综合化紧密结合的时代潮流,积极探索与北京师范大学特有的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体系、文理基础学科群交叉整合的机制,大力推动艺术传媒高等教育体系多元运行和整体发展,实现学校综合性学科优势和学院艺术专业特色的融汇和结合。
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重点解决学院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要坚持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取得实效;坚持实事求是,解决突出问题,要在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要在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根据这一指导原则,艺术与传媒学院密切联系学院发展的实际,将在这次活动中,主要研究解决三个方面的重大发展问题,以切实推动学院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坚持解放思想,凝练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推动“从游”式教学改革模式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艺术与传媒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水平需要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以体现,因此,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是学院工作的生命线。学院依托学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优势,根据艺术学科的办学特点和当前社会对新型艺术人才的需求,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凝练出“从游”式本科教学的教育理念并付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从游”式本科教学综合了传统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教育体制的优点。作为艺术人才传统培养模式的“师徒制”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培养专一技能人才,但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对复合型艺术人才的需求。现代教育体制有利于学生接受多学科知识的要求,但在专一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又存在一定缺陷。
“从游”式本科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跟从学长、研究生和教师在优良的学术环境中游学、逐步培育研究兴趣与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艺术教学经验的高度凝炼与总结,也是对以往教学方式的梳理与升华,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长处,为在现代大学建立有特色、高质量艺术本科教学体系做出有益的尝试。
“从游”式本科教学旨在合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等优质资源,让本科生(“小鱼”)在与高年级学长和研究生(“中鱼”)及教师(“大鱼”)的相互濡染中成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具有知识探究精神的人。这种教学上承孔子开创的“游于艺”、“从游”和“启发”式等本土教育教学传统,充分吸纳现代大学办学经验,突出艺术类本科教学重视艺术体验、艺术实践、艺术创作特点,有利于探索和创建符合艺术专业教学规律和现代创新教育理念的新型本科教育模式,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
在“从游”式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学院探索和创建符合艺术专业教学规律和现代创新教育理念的新型教育模式,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与艺术素养深厚、具有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高级专门人才。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化优势学科,带动各学科专业协调发展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主线,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学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院的影视学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是全国高校第一个设立的电影学博士点和第二个设立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的学科。该学科依托百年师大综合文化积淀,以中国民族化影视美学研究为中心,初步建立起中国本土影视理论研究体系。该学科创办的“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功举办15届,为北京文化事业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依托该学科的影视学专业为影视界开办多届研究生课程班,培养了众多影视戏剧界成就斐然的人才。
一流的学科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吸引国家和社会投资,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障。要充分重视现有优势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应发挥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各学科和专业的协调发展。学院重视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培育与发展,艺术学二级学科吸引校内外优秀人才,建立与美学、文艺学、民间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学术合作,积极申报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当前数字媒体方向正在成为培养数字艺术创意人才的新兴拓展学科,学院积极发展开拓具有前沿和交叉性质的数字媒体专业,力求在数字媒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前沿应用方面形成新的特色。
学院的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艺术设计学等专业依托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加强专业建设,汇聚人才队伍,正在快速进步成长。音乐学的钢琴教育学科在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领先地位,并建立音频与视频技术相结合的数字音乐交叉学科,该新兴学科具有深厚的学科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发展前景,音乐学专业形成以音乐教育为特色的办学优势。美术学以北师大文史哲大文科的雄厚实力为依托,具有多学科支持交融的优势,该专业在“中国大学评价”本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前八名,美术学书法教育专业方向,明确提出以继承和发展启功先生书学思想为专业建设的特色,在全国书法教育领域很快占据了独特的学术地位。舞蹈学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心理、艺术教育学科在全国的优势地位,将舞蹈专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巧相结合,突出学科特色,该专业在“中国大学评价”本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前三名。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的新兴艺术学科,在我国发展态势强劲,学院的艺术设计学专业积极探索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拓展专业基础,正成为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
(三)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办学环境,建设和谐学院
学院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下大力气解决师生关注的教学环境问题,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富有人文气息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系统,它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潜在的影响,所以改善和优化教学环境,是提高人才培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学院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对艺术楼内环境进行了整修和布置,更换了楼内陈旧的桌椅,粉刷了楼内的教室和楼道,重新定位各楼层、各区域的主体展示功能,充分展现院徽、院训的激励作用,充分体现浓厚的艺术人文气息。当前,当人们走入艺术楼,眼前的环境令人耳目一新,不由自主地被赏心悦目的氛围所感染。
学院注重发挥教风、学风建设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积极的营造一个健康、稳定、向上的氛围,确保学院各项改革发展事业顺利进行。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学习风气浓厚,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学院的本科迎评准备工作充分细致,在预评估中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肯定。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例如在迎评活动中,对老师的课堂讲授提出善意的提示,归纳为八点建议,即:
提前十分到课堂,
手机关闭莫理它。
教材大纲都齐备,
精神饱满魅力大。
站姿讲课教态美,
内容出彩学生夸。
师生从游气氛活,
多媒辅助效果佳。
学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已形成层次、结构合理,学术和科研能力较强,富有创新精神与发展潜力的学术梯队,拥有一支包括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务员的精干管理队伍,有畅通的师生交流沟通渠道,有较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行政和学生工作的管理体系。学院正在创建和谐的学院、发展的学院的大道上迈出坚实的步伐。